不過在CEO易人的消息宣佈後,基辛格表示,不會縮減制造業務,而是要重振雄風,讓英特爾重新奪回領導地位。
基辛格18歲加入英特爾,他上個月告訴公司員工稱,他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做英特爾的CEO,如今夢想成真。不過,他今天面臨嚴峻挑戰。
質疑
在過去十年裡,基辛格擔任美國虛擬機公司VMWare的首席執行官,這是一傢位於矽谷的雲計算公司。在基辛格任期內,該公司銷售額猛增瞭134%,但是這有一個外在利好原因,那就是雲計算是個增長迅猛的朝陽產業。在這傢公司,他沒有面臨英特爾今天所面對的挑戰。
在基辛格離開英特爾期間,英特爾遭遇瞭一系列挫折,包括Hillsboro研發工廠的失敗,制造問題影響瞭三代處理器的發佈,這讓亞洲競爭對手占據先機。
英特爾的銷售雖然還健康,但是未來虛無縹緲。如果該公司不能夠重新贏得技術優勢,則將可能成為一個半導體行業“陪太子讀書者”,隻能生產落後的芯片,面對利潤和市場份額的下滑。
投資機構和分析師要求英特爾賣掉芯片工廠,將制造業務外包。不過基辛格表示他重返英特爾的使命,並不是肢解公司。聽上去,基辛格還是要追尋前任斯旺的路線。
隨著半導體線寬縮小(行業已經推進到瞭5納米、3納米等),芯片制造愈發困難。糟糕的是,英特爾公司並沒有預見到制造業務的麻煩。與此同時,英特爾的競爭對手沒有遇到類似問題。
行業公認的是,臺積電、三星電子等代工企業的芯片制造技術已經領先瞭英特爾。由於他們對外提供代工業務,這意味著AMD這樣的英特爾競爭對手能夠使用比英特爾更先進的半導體技術。
一些老牌客戶已經跳槽。長期在電腦中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蘋果已經開始采用自傢設計的處理器。根據行業評測,蘋果基於自傢M1處理器的電腦,性能已經超過瞭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版本。
更令人擔心的是,亞馬遜、谷歌、微軟等擁有大型數據中心的公司,可能像蘋果一樣,采用自己設計的處理器,這將會殃及英特爾快速增長的數據中心芯片業務。
去年,英特爾7納米處理器遭遇挫折後,曾表態可能把制造業務外包,以便實現2023年發佈的目標,這一消息讓投資人和華爾街分析師倍感興奮。不過基辛格很快否定瞭這種可能性,他表示相信2023年公司絕大部分芯片將自行生產。
華爾街心存憂慮,但是願意給基辛格留出改變的時間。自從英特爾一月份宣佈CEO易人消息後,公司股價上漲瞭兩成。
舊將
英特爾俄勒岡工廠的芯片架構師希爾頓(Glenn Hinton )早前已經退休,但是去年被返聘,協助一個特殊項目。到一月份希爾頓的工作量減少,但是英特爾仍然希望他能夠繼續全職工作。
希爾頓有點猶豫,因為不太熟悉現在運營公司的高管,也不瞭解英特爾日後的方向。不過有一天,他醒來後聽到瞭基辛格將重返英特爾的消息。
希爾頓說道:“當我看到基辛格返回的消息,我的擔心全沒有瞭。”他很快致電英特爾部門,表示願意接受崗位繼續效勞。
希爾頓表示,最近和基辛格聊瞭幾次,感覺他很樂觀很興奮,“我認為他意識到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他想盡所能讓英特爾重新回到最佳狀態。”
最近幾年,英特爾頻繁招募外部公司(比如高通、AMD等)的技術人才,重振技術部門實力,然而這些外來高管沒有收到奇效。希爾頓表示:“許多(外來)高管不太瞭解電腦,但是基辛格很聰明,他擅長領導一個機構,也很瞭解技術問題。”
在2月15日擔任CEO之前,基辛格已經利用電話提前上崗,他邀請英特爾的前任高管們加入他的團隊。
除瞭希爾頓之外,英特爾已經宣佈前任副總裁Sunil Shenoy將重返公司,擔任位於俄勒岡州的英特爾工程設計集團負責人。
基辛格一月份對媒體表示,未來將會看到更多英特爾前任高管重新加盟,他承諾要構建他的導師——英特爾前任傳奇CEO格羅夫的企業文化,即瘋狂的執行力、透明的基於數據的文化。
根據朋友的描述,基辛格性格直接、開放、透明。對於下屬該嚴厲就嚴厲,但是他身上沒有格羅夫執掌英特爾時期那種鋒芒和所謂的“建設性對抗”。
基辛格最近對分析師表示:“卓越的公司能夠擺脫困難挑戰的低迷期,再次變得更強更好更優秀,我相信這是英特爾面臨的一次機會,我相信英特爾未來還會更美好。”
相關文章:
英特爾新CEO帕特·基辛格2月15日正式上任
CEO羅伯特·斯旺即將離任 英特爾感謝他過去4年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