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原本是張女士用來在上海遠郊給兒子購買婚房用的,“現在什麼都沒有瞭。”"張女士認為“這是賭博,直播平臺應該對此負責”,要求鬥魚退還兒子“賭輸”的140萬元。
▲為瞭要回“賭輸掉的錢”,張女士和兒子已經在武漢近一個月。
紅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武漢當地警方已就此事對其中一位主播立案。紅星新聞記者隨後聯系到鬥魚公司相關人士,但對方拒絕回應。
每個直播間都可以進行“魚丸預言”互動
官網介紹顯示,鬥魚是一傢彈幕式直播分享網站,以遊戲直播為主,涵蓋瞭體育、綜藝、娛樂等多種直播內容,是國內直播分享網站中的佼佼者。
張女士兒子朱先生介紹,自己是在2019年7月份接觸到鬥魚直播間裡的“預言”玩法。
“開始是抱著好奇的態度,用虛擬貨幣,就是‘魚丸’來下註。”朱先生稱,“魚丸”可以通過鬥魚平臺購買,也可以私底下通過“中間商”買入。“魚丸”在鬥魚平臺的交易價格約一元錢1000個魚丸,“通過商人買便宜些,8毛錢可以買1000個魚丸。價格是浮動的。”魚丸可以用來參與“預言”競猜,賺到魚丸後可以通過第三方交易來“換錢”。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打開鬥魚平臺,隨機選擇一個直播間進入,底部互動攔排在第一個的即為“互動”,點擊後彈出的導航欄裡,有“預言”選項,點擊後進入“魚丸預言”界面即可進行“預言”互動,即下註競猜。
朱先生稱,自己第一次是通過鬥魚平臺買的魚丸,“買瞭幾百塊錢的”。最早參與的預言競猜,包括熱門遊戲和麻將遊戲的競猜,遊戲開局前,主播會設定預言內容,邀請訪客參與預言競猜。“遊戲中主播最終贏還是輸、是不是mvp(最優選手)都可以拿來競猜。”
玩傢如果想在鬥魚直播平臺參與“預言”,必須擁有一定數量的“魚丸”。魚丸可以通過完成包括觀看廣告視頻在內的“任務”來獲得,但數量很少,而要想快速獲得大量魚丸,可以通過平臺充值購買“魚翅”,用魚翅打賞主播後,可獲得平臺返送的一定數量的魚丸。
1月18日,紅星新聞記者登錄鬥魚平臺發現,當天充值一元可以購買0.7魚翅,在直播間打賞一個魚翅給主播可以獲得1023個魚丸的返還。用這些魚丸即可參與任何直播間的“預言”,即投註競猜。
鬥魚平臺上關於“魚丸預言”玩法的詳細介紹顯示,玩法有自動系數模式和水友預言模式,主播全部結束預言後,會在直播間內彈窗顯示預言結果和參與者的收益或虧損。如果贏則獲得收益=參與魚丸數*系數*抽成後的比例,並返還參與魚丸數,輸則扣除全部參與魚丸數。
朱先生介紹說,如果參與預言互動贏瞭的話,贏取的魚丸數,平臺會抽成10%。“贏10萬魚丸,平臺會拿走1萬,自動扣掉。”
“陷進去後想翻本,越輸越多。”
“其實就是賭。我今天贏瞭,就可以把魚丸賣給商人變現。輸瞭就沒瞭。”在朱先生看來,“魚丸”類似於賭場裡的“籌碼”,主播用各種遊戲“開盤”,參與的人可以根據不同的賠率來押,“每天都有數百主播在玩這種互動預言。每個人都可以進去下註。”
▲麻將遊戲的直播預言互動
玩過一些競技類的遊戲直播預言後,朱先生很快隻參與麻將遊戲的直播預言互動。“因為這個結算快,四分鐘一把就可以出結果。”
朱先生介紹,麻將預言的玩法主要是“猜主播起手這把牌能否抓到‘癩子’(麻將遊戲中,在四個選手閑傢抓完13張牌,莊傢抓完第14張牌後翻取的第一張牌加一就是“癩子”)。每局最少壓幾元錢的魚丸(1元約等於1000魚丸),沒有上限。”朱先生說,自己最長的一次玩瞭將近一天,“十幾個小時不睡覺,就押這個。一天輸瞭十幾萬元。”
朱先生稱,自己在直播間多次參與“魚丸預言”活動後,加瞭部分主播微信,“一般都聊如何下註。”主播有時候會問“為什麼幾天沒有來瞭。”輸多瞭“也會安慰你,下次翻本。”朱先生說,熟悉的主播會向他推薦魚丸賣傢。朱先生通過這些魚丸賣傢來購買魚丸,對方“賺取一定的差價。”
▲朱先生購買“魚丸”的部分轉賬記錄。
朱先生打印的多達數十頁的微信、支付寶、和銀行轉賬記錄顯示,在2019年7月到2020年11月期間,其用來支付購買魚丸的款項多達140多萬元。紅星新聞記者查閱發現,朱先生早期隻是少量購買,其中2019年7月19日一天內,三次通過淘寶購買瞭107元的“魚丸”。將近兩個月後的9月15日,其通過支付寶付款,單次購買“魚丸”的錢已經達到999元。兩天後的9月17日,一天內購買四次,總計花費達1800元。而9月22日到9月25日四天內,更是11次花費11000元購買“魚丸”。最瘋狂的一次是2019年10月30日,通過銀行轉賬一次性花瞭50400元購買“魚丸”。
朱先生稱,自己參與鬥魚平臺的“魚丸預言”互動後,“偶爾有贏過,但總體是輸的。”後來發現“不可能贏”。
據朱先生介紹,在鬥魚直播間,最多的時候會有上萬人同時下註,“輸瞭後因為急於想翻本,就越壓越大,越陷越深。”
鬥魚預言排行主播榜
紅星新聞記者登錄鬥魚平臺發現,鬥魚推出的預言排行榜中的主播榜,按全站主播的預言熱度排名,主播預言獲得的魚丸獎勵越多,參與人數越多,則熱度越高。主播榜分日榜、周榜,在朱先生提供的鬥魚平臺直播界面截屏顯示,周榜排名第一的主播,魚丸數高達7千多萬,排名前五的魚丸數均超過4000萬。榜單上最少的也有上百萬魚丸。
2020年11月底,在輸光瞭140萬元購房款,欠下1萬多元互聯網貸款後,“沒辦法瞭”的朱先生選擇將實情告訴媽媽。
鬥魚:
線下買賣魚丸損失自負
平臺上線功能經過監管部門審核
據張女士介紹,2015年和前夫離異後,自己花掉全部積蓄在上海市閔行區買瞭一個“30平米的小單間”。因為兒子已經成人,“沒有辦法住。”就另租瞭一個房子。
2008年張女士的兒子中專畢業後,在一傢影樓當攝影師,2013年其不小心摔傷瞭手腕,一直沒有治好。2019年,考慮到兒子將來結婚需要住房,張女士賣掉瞭之前買的小房子,又從親友處借瞭50多萬元,湊瞭140萬元交給兒子,“讓他在上海遠郊看著買一個稍大的房子,以後結婚用。”
因為手腕一直沒有恢復,朱先生辭掉瞭工作在傢休息。在超市上夜班的張女士,一直沒有留意到兒子的異常。張女士說,兒子以前一直很聽話,也不會亂花錢,錢交給兒子自己很放心,“他一直說,房子要慢慢找,有合適的機會想投資開一傢小飯館。我就一直沒有催他去看房。”
沒想到,一年後,兒子卻告訴她,“所有的錢都在手機中賭輸掉瞭。”
張女士說,2020年11月22日,得知兒子在網上輸掉瞭140萬後,第二天就和兒子一起坐火車找到鬥魚公司總部,要求對方退回“兒子輸掉的錢”,但雙方多次交涉無果。
▲武漢當地警方已就其中一位主播立案。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公安分局於2020年12月3日出具給朱先生的立案告知書顯示,目前警方已就其中一位主播張某某“開設賭場案”立案。
1月18日下午,紅星新聞電話聯系到鬥魚公司負責公共關系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針對記者就鬥魚平臺直播間“互動預言玩法”的相關提問,對方稱“不方便回答”。
張女士提供瞭一份與鬥魚工作人員現場對話的錄音文件。對話中,針對張女士提出的“鬥魚作為一傢大型直播平臺為何會有涉賭直播行為,鬥魚公司是否負有監管責任”,該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回復稱:鬥魚平臺上線的所有功能,均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
54歲的張女士說,此前在超市打工每個月隻有1300元左右的收入,兒子也沒有上班,這些年一直在花以前的積蓄。140多萬元沒瞭後,在上海每個月7000元的房租已經“交不上”,借親友的50萬元也不知道拿什麼還。
專傢:
分不清是遊戲還是賭博 往往容易陷入其中
就在張女士焦急等待警方調查結果時,1月16日晚,由鬥魚直播平臺主辦的“2020魚樂盛典·鬥魚年度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行。
▲中國青年網短視頻官方微博@青蜂俠Bee截圖
中國青年網短視頻官方微博@青蜂俠Bee1月17日發佈視頻報道稱,在16日當晚的“2020魚樂盛典”上,被網友稱為鬥魚最大賭場的“長沙鄉村敢死隊”入選鬥魚直播平臺年度十大巔峰主播。
報道稱,據第三方直播平臺統計,鬥魚平臺“長沙鄉村敢死隊”直播間2020年流水高達1億7718萬元,日流水最高1300萬元。因該直播間一般在晚上10點開始涉嫌聚賭的抽獎活動,因此形成公開暗號“十點經濟課”。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有人半小時內瘋狂下註三十萬元。而鬥魚平臺向青蜂俠表示:這些都是經過監管部門審核的。
▲中國青年網短視頻官方微博@青蜂俠Bee截圖
實際上2020年9月12日,紫光閣、共青團中央曾公開點名鬥魚主播“彡彡九戶外”涉嫌萬人聚賭。據報道,鬥魚頭部主播“彡彡九戶外”(本命付海龍)已於2020年11月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註意到,鬥魚平臺上“互動預言玩法介紹”內容下方,附有一份“鄭重聲明”,用醒目的藍底白字通欄顯示,聲明稱:請用戶通過官方渠道獲取魚丸,鬥魚平臺官方嚴厲打擊一切通過線下交易方式買賣魚丸,如有損失責任自負。鬥魚方面也曾回應稱,用戶個人賬號充值或活動獲贈魚丸隻能贈送或消費,無法提現。
▲鬥魚聲明稱線下買賣“魚丸”,損失自負。
中原治安研究中心研究員崔向前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網絡賭博隱蔽性強、監管難度較大,同時還具有一些特征,例如欺騙性比較強,一般消費者往往難以區分,有的人分不清到底是遊戲還是賭博,往往容易陷入其中。但法律有明確的規定,即以賭博為業或者為賭博提供條件、或開設賭場均為賭博。
崔向前認為,鬥魚平臺提供瞭直播房間,但對於具體的組織下註者,鬥魚不一定知情,但鬥魚平臺對開設的各種遊戲項目具有最基本的監管義務,要負有一定的監管責任;如果鬥魚平臺明知該房間內進行網絡賭博和從事違法犯罪行為,則構成共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