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即使這樣,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部署腳步依然緩慢且蹣跚,而且成本高企。

“自動駕駛汽車實在是太磨人瞭。”Waymo CEO John Krafcik 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說道。“要我說,這傢夥比把火箭送入軌道還要難,因為在安全方面我們要持續不斷進行重復測試才能安心。”

其實復盤過去幾年的自動駕駛江湖:野望相對樂觀,而現實通常是悲觀的。

2018 年 3 月,Waymo 曾信心滿滿,“未來兩年內我們會有 20000 臺捷豹 I-Pace 編入車隊,每天為用戶提供 100 萬次自動駕駛出行服務。”

兩個月後,Waymo 再次加碼,稱 2018 年年末開始,自傢車隊還會再增加 62000 臺 Pacifica 自動駕駛汽車。

兩年時間過去瞭,這 8.2 萬臺自動駕駛汽車在哪呢?Waymo 官方給出的自動駕駛汽車保有量依然隻有 600 臺。

作為汽車行業老江湖,上世紀 80 年代Krafcik就提出瞭“精益生產”的概念,後來還帶領現代汽車美國分部強勢崛起。

Krafcik 也承認,自己和同事一直以來在汽車行業的經驗來判斷 Waymo 的成長速度如何。

“2015 年時,我們確實認為 2020 年就能廣泛鋪開自動駕駛服務,當時這一點也不瘋狂。” Krafcik 解釋道。當時他認為,“隻要我們能搞定一款原型車,就能在幾年內大規模量產瞭。”

“這樣的想法也不能說是無知,但確實是缺乏信息與經驗。過去五年的經歷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謙虛瞭。”

快速膨脹

作為谷歌旗下的一個子項目,Waymo 的前身於 2009 年正式啟動。

2015 年,它們首次對外展示瞭自傢自動駕駛技術,為這個熱度無限的新行業點燃瞭第一把火。

見到 Waymo 這邊勢頭強勁,擔心打車帝國被新勢力瓦解的 Uber 也開始涉足自動駕駛業務,它們甚至不惜每個月砸 2000 萬美元自研系統。

時任 Uber CEO 的 Travis Kalanick 還放出豪言,稱 2020 年要部署 10 萬臺自動駕駛汽車。

“對 Uber 來說,這場自動駕駛之戰是公司必須面對的。”2016 年 5 月,Uber 首席產品官就曾警告過 Kalanick。“要麼我們再次享受增長曲線,要麼就得倒閉。”

2015 年脫離隱形模式後,頭兩年 Waymo 都隻有 3 輛測試車,但 2017 年便暴增至 100 輛。又是一年測試之後,Waymo 信心滿滿的開始在鳳凰城拉客瞭。

2018 年年末,Waymo One 自動駕駛打車服務正式落地。

腳步放緩

Krafcik 指出,這種明顯放緩的趨勢恐怕難以打破。

針對此,他還拿太空競賽作對比,稱蘇聯和美國幾乎都用瞭 10 年時間才將火箭送上軌道,而後又花瞭 10 年實現繞月飛行

“沒人能打破這個時間怪圈。”他解釋道。“想要完成如此規模和量級的事業,你就得投入這麼多時間。”

除瞭特斯拉繼續給出各種不切實際的自動駕駛“白條”,大傢都接受瞭全自動駕駛落地放緩這一現實。

貝恩咨詢公司 2018 年時曾表示,Robotaxi 的時代“指日可待”,並預測到 2030 年自動駕駛汽車將占 30% 的市場份額。

現在,它們已經將這一數字回調到 4%-9%。

貝恩合夥人 Mark Gottfredson 表示:“在這個時間點上,現實已經澆醒瞭狂熱的炒作。”

四面出擊

在 Waymo 腳步放緩的時候其他公司可沒閑著,Zoox 和 Cruise 已經分別拿出瞭真正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車輛,這兩款車都取消瞭方向盤和踏板,外形比基於 Pacifica“魔改”的 Waymo 自動駕駛汽車更有未來感。

Zoox 高管甚至將自傢車型描述成首款 iPhone,一臺軟硬件垂直整合的革命性產品。

不過 Krafcik 卻指出,要論定制化車型,Waymo 在螢火蟲上已經嘗試過瞭,要知道那可是在 2013 年(Waymo 四年後放棄瞭這款萌系小車)。

這段經歷告訴 Waymo,它們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 Driver 上,即那套像安卓系統一樣的操作系統,未來這套系統會出現在不同類型的車輛上。

“我們期望能驅動一切在公路上行駛的車型,無論是公交、卡車還是普通乘用車。”Krafcik 指出。“我們可不想被捆綁在某一種車型上。”

上下通吃的戰略未來能讓 Waymo 獲得多個營收渠道,比如打車服務、貨物遞送,以及授權費等。

從市場來看,大傢也相當歡迎 Waymo 的新戰略,光是去年它們就交瞭沃爾沃、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戴姆勒三傢新朋友。

一些人解讀稱,Waymo 四面出擊意味著它們對 Robotaxi 態度的淡化,因為該服務想大規模部署實在是太貴瞭。

不過,Krafcik 直接回應稱,這一結論完全是無稽之談。“有些報道說,Waymo Driver 系統光硬件成本就高達 25 萬美元,絕對的大錯特錯。”

信心十足

關於 Waymo 的運營成本,Krafcik 不願深入去說。對於各方質疑,Krafcik 則強調 Waymo 背後有大量知名風投,而這些老江湖們可不會無緣無故把錢撒出去。

“那筆 32 億美元的融資我們很少談及,但對於一傢還沒盈利的公司來說絕對是創紀錄的。顯然,我們的投資者對 Waymo Driver 信心十足,十分看好它能解鎖的金礦。”

除瞭鳳凰城,Krafcik 並未透露 Waymo One 下一步的動作。

值得註意的是,它們的測試車已經在舊金山滿街跑瞭(聖誕無休),隻是想達到全無人駕駛且真正向公眾開放,恐怕還要多年時間。

即使是這樣,Krafcik 看起來依然相當淡定,因為在他看來自動駕駛上位的大趨勢已經無法扭轉。

從長遠來看,他依然堅信自動駕駛技術將顛覆人們的出行習慣,同時預言新生兒們根本沒必要考駕照瞭。

“這一波新生的小寶寶肯定用不到駕照瞭,說這話我有 100% 的信心。”Krafcik 說道。“到時他們隻要想出行,在哪都能打到 Waymo 無人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