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另外,經濟學傢還表示,即使對於發達國傢來說,歐洲為防止疫情惡化而重新實行的封鎖措施,也可能會阻礙經濟復蘇。

花旗的經濟學傢在12月初的一份報告中表示:

“疫苗的分發是一劑強心針,但要等到2022年才能見效。”

盡管如此,他們仍表示,2021年全球經濟將“明顯好轉”,因為“要比2020年好並不難”。

01 經濟活動急劇下降

2020年新冠疫情的快速傳播,迫使許多國傢進入長達數月的封鎖期,經濟活動明顯放緩,國內生產總值GDP均跌至歷史新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收縮4.4%,而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2%。另外,IMF在10月份表示,世界經濟已經開始復蘇,但該組織警告稱,經濟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將經歷一個“漫長、不均衡和不確定的”過程。

02 旅行仍然受限

世界各國的封鎖措施之一是完全或部分關閉邊境出入口,這導致很多國際旅行暫停。

不過,據世界旅遊組織(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稱,截至11月1日,已有150多個國傢和地區放松瞭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

但世界旅遊組織表示,許多限制措施仍然存在,以限制跨境人員流動,包括以下幾點:

但世界旅遊組織表示,許多限制措施仍然存在,以限制跨境人員流動,包括以下幾點:

1. 邊境隻對特定國籍或特定目的地的遊客開放;

2. 訪客在入境前必須進行核酸檢測,並且結果需呈陰性;

3. 訪客在抵達後需在隔離場所隔離或進行自我隔離。

03 失業加速

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另一個嚴重後果是全球失業人數增加。

經合組織(OECD)表示,在一些國傢,疫情對勞動力市場的早期影響“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頭幾個月的影響還要大10倍”。

OECD在報告中稱:

OECD在報告中稱:

“工人階級在危機中首當其沖。低薪工人是確保封鎖期間能繼續提供基本服務的關鍵,而他們在工作時暴露在病毒下的風險很大。同時他們還遭受瞭更大的失業或收入下降的風險。”

04 政府債務飆升

為瞭應對失業情況,政府增加瞭開支來保障就業和扶持工人。IMF在 10月份表示,在全球范圍內,政府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沖擊而采取的措施總計達12萬億美元。

IMF表示,如此驚人的支出水平已將全球政府債務推至歷史最高水平,但各國政府又不能過早地撤回財政援助措施。IMF在報告中稱:

“由於許多工人仍處於失業狀態,小企業仍在苦苦掙紮,即使提供瞭額外的社會援助,仍有8000萬至9000萬人可能因疫情而陷入極端貧困的境地,因此,政府取消這種特殊的財政支持還為時過早。”

05 中央銀行介入

各國央行也紛紛通過下調利率(許多國傢的利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來支持經濟,這將有助於政府管理債務。美聯儲已將利率下調到接近零的水平,並承諾在實現2%的通脹率之前不會加息。

同時,包括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在內的各個發達國傢的央行也購買更多的資產,向金融體系註入更多資金。越來越多的新興國傢的央行也采取瞭這一舉措,以支持疫情後遭受重創的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