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paceX公司在業界的主要成就是開發瞭一種可重復使用的第一級火箭,這大大降低瞭發射成本,使進入太空變得更加容易。火箭第一級(飛行器脫離大氣層後分離的部分)重復使用所節省的成本大部分來自於發動機的重復使用,這些部件不僅成本高,而且制造起來也非常復雜。一旦SpaceX解決瞭第一級獵鷹9號助推器著陸的問題,該公司就剩下瞭發射成本的第二大驅動力,也就是第二級和有效載荷整流罩。

在5月份給《航空周刊》的采訪中,馬斯克分享瞭獵鷹9號的發射成本及其主要驅動因素。據他介紹,一旦獵鷹9號第一級被重復使用,火箭的邊際成本(後續發射的成本)就會下降到1500萬美元。這一成本涵蓋瞭全新的第二級(成本約為1000萬美元)以及助推器和整流罩回收、燃料和其餘的翻新成本等方面。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但有效載荷整流罩本身就帶有一系列的傳感器、推進器、隔熱罩和降落傘等部件。這些自然都會推高火箭每次發射時的使用成本。馬斯克在2017年SES S.A.的SES-10通信衛星發射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一個整流罩由兩半組成,制造成本為600萬美元。

數據整理顯示,今年SpaceX重復使用瞭7套完整的整流罩,節省的成本可能高達4200萬美元。如果制造效率成功地將整流罩成本降至500萬美元,這些節約的成本可能會更低,比如3500萬美元。需要註意的是,這些成本節省的大部分都是為SpaceX本身節省的。除瞭天狼星XM的SXM-7通信衛星任務重復使用瞭半截整流罩外,其他所有重裝的整流罩都是用於Starlink任務,因為它們為SpaceX在Starlink部署早期階段提供瞭急需的財務回旋餘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