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new80cn.jpg

太陽提供瞭一個令人生畏的電磁混亂源--這個巨大的氣體球所發射的混亂、隨機的能量以廣泛的無線電頻率到達地球。但是,在這種隨機性中,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瞭一個強大的工具,用於監測地球上和整個太陽系的冰和極地變化。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一個由冰川學傢和電氣工程師組成的團隊展示瞭一個用於測量冰原深度的無源雷達系統,並在格陵蘭島的一個冰川上成功進行瞭測試。研究人員表示,2021 年 7 月 14 日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雜志上詳細介紹的這項技術,可能會導致一種更便宜、更低功率和更普遍的替代目前的數據收集方法。這一進展可能會提供對冰原和冰川融化的大規模、長時間的洞察力,而冰原和冰川是威脅世界各地沿海社區的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機載穿冰雷達目前是收集冰下信息的主要手段,涉及到飛行含有高功率系統的飛機,該系統通過冰層向下傳輸自己的“主動”雷達信號。然而,這項工作是資源密集型的,並且隻提供關於飛行時的條件的信息。

相比之下,研究人員的概念證明使用瞭一個電池供電的接收器,其天線放置在冰面上,以探測太陽的無線電波,因為它們下行到地球,穿過冰層並到達地下。換句話說,該系統不是發射自己的信號,而是利用自然發生的無線電波,這些無線電波已經從太陽這個天空中的核動力發射器中傳播下來。研究人員說,如果這種類型的系統被完全小型化並部署在廣泛的傳感器網絡中,它將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觀察地球快速變化的極地條件的地下演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Sean Peters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低資源傳感器網絡的發展指明方向,該網絡可以在真正廣泛的范圍內監測地下條件。這對主動式傳感器來說可能是個挑戰,但是這種被動式技術給瞭我們真正利用低資源實施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