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hristine-Cheung-Wu-Kanxing-Florence-Chioh.jpg

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一些從COVID-19中康復的人隨後表現出血栓並發癥的癥狀。在某些情況下,當血栓堵塞通往重要器官的主要動脈時,他們的心臟病發作、中風或器官衰竭的風險會增加。

該團隊由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科技與研究局(A*STAR)新加坡免疫學網絡(SIgN)和新加坡國傢傳染病中心(NCID)的研究人員組成,他們在30名COVID-19從感染中恢復並出院一個月後的前患者中收集並分析瞭他們的血液樣本。從中發現,所有康復的COVID-19患者都有血管受損的跡象,這可能是由於殘留的免疫反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

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2021年3月23日的同行評審科學雜志《eLife》上。

康復後免疫系統過度活躍導致的血管損傷

研究小組發現,恢復後的COVID-19患者的循環內皮細胞(CECs)數量是正常的兩倍,這些細胞是從受損的血管壁上脫落下來的。CECs水平的升高表明,在病毒感染恢復後,血管損傷仍然明顯。

研究人員還發現,恢復後的COVID-19患者繼續產生高水平的細胞因子,一種由免疫細胞產生的蛋白質,可激活對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即使在沒有病毒的情況下。在恢復的COVID-19患者的血液中還存在數量異常多的免疫細胞,即T細胞,它們可以攻擊和消滅病毒。細胞因子和較高水平的免疫細胞的存在表明,即使病毒消失後,恢復後的COVID-19患者的免疫系統仍然處於激活狀態。

研究人員推測,這些持續激活的免疫反應可能會攻擊已康復的COVID-19患者的血管,造成更大的損傷,進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研究團隊表示,該研究的主要發現有助於為可能容易出現 "長途COVID "癥狀的COVID-19患者的住院後護理指南提供參考。

今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其修訂的臨床管理指南中發佈瞭一項針對血栓形成風險的建議。對於住院病人,世衛組織建議使用低劑量抗凝劑,以防止血管內的血栓形成。

研究人員補充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更加謹慎,因為他們的基礎條件已經削弱瞭他們的血管系統。對於COVID-19來說,這是一個雙重打擊。隨著我們對COVID'長客'所面臨的並發癥有瞭更多的瞭解,有希望鼓勵疫苗的服用率,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及其長期並發癥的影響。"

展望未來,該團隊正在研究COVID-19在感染後至少6個月或更長時間內恢復的患者中的長期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