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想錯過新能源車機會的富士康一直在努力佈局汽車制造產能,不僅希望借此賽道成功轉型,也希望能獲得老合作夥伴蘋果的認可,在這個新領域展開合作。

在頻頻佈局後,這傢制造業巨頭在進軍汽車領域的道路上終於獲得重大進展。

在與媒體交流中,劉揚偉透露,鴻海MIH電動車平臺預估今年第四季將會有2-3款新車亮相。

去年10月,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共同發佈MIH EV開放式電動車平臺,並於2021年1月底發佈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臺EVKit。

MIH走的是模塊化路線,主要提供給產品開發者一個主架構,並結合聯盟成員的專長來達到優勢互補、降低開發費用和加速開發時程。MIH可以支持SUV、轎車等的底盤設計,並根據實際需要定制,定制范圍包括軸距、輪距、電池的大小等。

劉揚偉去年曾對媒體表示,特斯拉是電動汽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Android。

此前,劉揚偉預估2025年到2027年間,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預計達到3000萬輛,2025年是電動車商機關鍵之年。而在此次采訪中,他認為電動車商機關鍵之年將提前到2024年。

盡管富士康在今年就可見證其汽車業務帶來的收入,但劉揚偉預計富士康的電動汽車相關業務要到2023年才能開始對集團的整體營收做出明顯貢獻。

另外,在與媒體對話中,劉揚偉還回應瞭包括晶片短缺帶來的影響、電動車佈局新進展以及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預判等問題。

以下是對話實錄(經全天候科技整理,有刪減)

合資公司正在與FF洽談

問:鴻海與吉利合資公司有新客戶嗎?

劉揚偉:報道上有提到Faraday Future,這個我們也正在談,當然還有其他的也在談。有瞭好消息,我們之後都會跟大傢分享。

問:你怎麼看電動車產業的全年進展?

劉揚偉:我對電動車今年的進展持續看好。

去年我們提出,2025年會是電動車的關鍵之年,目前來看,這個關鍵之年應該會提前到2024年,很多新的電動車都會在2024年以前發佈。

我認為最近2-3年非常非常關鍵,同行們一定要抓好這個時間點,努力抓住電動車新的商機。

問:所以鴻海全球10%的市占率,是提前到2024年的目標嗎?

劉揚偉:目前來看這個目標還是2025年的,但是2024年應該會有很多,比我們想象更多的新電動車玩傢產生。

MIH今年發佈2-3款車

問:EVKit預計4月出貨,目前車用方面有沒有一些細節和進度可以分享?

劉揚偉:截至今天為止,MIH電動車平臺聯盟已有736個會員(全球廠商)加入。預計3月,我們將召開MIH會員大會,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會議跟會員溝通MIH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今年,我們會陸續推動以MIH平臺為基礎的造車工程,預估第四季度左右,會有2-3款車發佈。

問:有哪些類型的乘用車?

劉揚偉:第一個是電動車,會有一款巴士,兩款乘用車。這三款車都是在臺灣設計的,會用在臺灣市場,但也不局限於臺灣市場。從一開始,我們瞄準的市場就不局限於臺灣,也包括中國大陸。

問:新款電動車可能在今年誕生,會有新的品牌嗎?

劉揚偉:不會有新的品牌,就是現在跟我們合作的品牌。

擬購買一座8英寸晶圓廠

問:收購馬來西亞的8英寸的晶圓廠有結果瞭?

劉揚偉:之前有提到,這件事情跟當地部門決定有關,我們還在持續努力中,可能會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目前正在洽談中。

問:鴻海會考慮看其他的8英寸晶圓廠嗎?亞太地區也有出售可能?

劉揚偉:我們都在看。

大方向是這樣:在‘3+3’領域方面,怎樣用半導體技術讓三大產業發展的更好、更有競爭力,大概是這樣的思路。

問:可否預估下,晶片短缺的問題對鴻海整體營收會造成什麼影響?

劉揚偉:晶片短缺的問題我們一直在研究,需求所造成的晶片短缺,才是真實的,這方面我們還在評估當中。

當然,我們服務的客戶,都是大客戶,他們那在這方面都有適當的規則。晶片短缺問題對我們大客戶的影響是有的,但是是限的。

問:你會擔心晶片超額預定的問題嗎?

劉揚偉:我們在想辦法瞭解。超額預定,就跟我剛才講的真正的需求是有關系的。這部分我們還是要再去瞭解真正的需求。

問:公司在量子方面投入,還有機會在半導體領域發展嗎?

劉揚偉:量子領域我們是看好的,臺灣有很好的半導體基礎建設,量子有好幾種不同的建置,我們看好的是臺灣半導體領域的基礎建設。鴻海研究院也是朝著這個方向來努力的。

機會&挑戰

問:你怎麼看待上半年的情況?

劉揚偉:今年上半年應該相當不錯,雖然疫情有影響,但需求面會持續去年年底的狀態。

問:今年大陸就地過年,開工率不錯,第一季度是不是淡季不淡,沒有缺工問題?

劉揚偉:對,今年第一季是淡季不淡,缺工問題也因為就地過年狀況也往年好。

問:今年你對鴻海有什麼樣的期許,鴻海今年的機會和挑戰分別是什麼?

劉揚偉:我覺得今年,不光是對鴻海,對臺灣的EV產業都非常重要。

ICT產業大概會維持疫情後的這種態勢,居傢就業帶來相關產業的興起。除瞭ICT產業,對臺灣來講下一個非常重要的產業就是EV。

問:今年有預估車用大概會占集團營收比重的多少?

劉揚偉:今年還是占比非常小,這部分要在集團營收占比上有明顯貢獻的話,大概要到2023年。

編輯/isaa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