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自:ETH Zurich)
在實驗室測試中,研究人員先將磁性微珠浸置於液體中,並使之流過內徑與血管相當的 150 ~ 300 μm 玻璃管。
接著通過磁場讓微珠匯聚成 15 ~ 40 μm 的團簇,再利用超聲波定向脈沖和旋轉磁場,使之向著管壁的另一側“逆流而上”。
上方動圖顯示瞭成串的納米紅珠是如何通過管壁向上遊動的,之所以將磁性微珠團簇聚集到管壁,則是因為液體與玻璃之間的摩擦會讓這裡的電流變弱。
想必逆著河流向上劃船(比如獨木舟)的朋友,多少也聽說過類似的機巧,即貼近水流較緩的岸邊以提升效率。
現在,ETH Zurich 的科學傢們也觀察到瞭這項技術可在動物血管中發揮的實際效用。
除瞭靶向藥物的輸送,這些微珠還有望在顯微外科手術領域派上用場,比如用於疏通阻塞的血管。
帶領這項研究的 Daniel Ahmed 教授表示:“借助可穿透人體組織的磁場和超聲波,我們的方法非常適合於控制體內的磁性微珠移動”。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期刊上。
原標題為《Bioinspired acousto-magnetic microswarm robots with upstream motility》。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