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做手機不賺錢,就是做個廣告

運營商親自下場做手機,其實並不算什麼新鮮事。最早行動的是中國移動,在 4G 網絡起步初期、VoLTE 技術應用之時,再或者是之後 5G 網絡的商用,每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中國移動都會推出支持對應功能的產品,例如中國移動 M811、中國移動 A6,目前最新的產品是先行者 X1。另外兩傢運營商中國聯通和電信同樣如此,最新發佈的"U-MAGIC"5G 手機和“天翼 1 號”同樣把對 5G 網絡的支持當作主要宣傳點。

但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基礎的網絡支持並不能算作賣點,而在其他功能方面,與同價位的大廠產品相比,運營商自傢手機並沒有足夠的優勢,畢竟它們處在整個手機產業鏈的下遊,與手機的制造、研發並沒有很大關系,再加之技術積累薄弱,品牌力也比不過傳統廠商,自然沒多少人會買單。很顯然,運營商推出自主品牌手機並不是為瞭賺錢、甚至不會追求銷量。

盡管推出自主品牌手機看起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運營商卻能借此刷一波存在感,本質上相當於為自傢網絡服務做廣告,秀一波網絡技術上的實力,這在如今 5G 快速普及的過程中顯得非常重要,所以從去年開始,我們可以發現各大運營商都時不時就會推出一些新產品。

曾經紅極一時的合約機

除瞭推出自主品牌的手機外,運營商同時也和手機廠商有著深度合作。早年間有合約機或者定制機的形式,通過深度捆綁網絡套餐,或者在手機中預裝運營商的軟件服務,以此來換取購機補貼。

通過這種以渠道為主的銷售方式,當年的中華酷聯確實做出瞭一些令人直呼真香的神機,例如很多人熟悉的中興 Blade 880 系列,這款手機有著極高的性價比,初期在海外推出並取得瞭不錯的口碑,之後中興才與國內運營商合作,對應國內不同的運營商和網絡制式,推出瞭 U880、V880、N880 等。它的配置均衡、可玩性也非常高,搭配運營商的合約套餐後性價比非常出色。後來,這款手機全系列銷量破千萬,可以稱之為中國智能手機史上的首款爆品。

但合約機也給很多消費者留下瞭不好的印象,很多合約機的套餐規則復雜,雖然在購買手機時價格會便宜一些,但其所捆綁的套餐多為強制性,而且規定使用年限,處處充滿瞭套路,有很高的隱形成本,最終也許會多花不少冤枉錢。

好在如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購買手機的渠道相比幾年前變得非常透明,而且走到 4G 時代後,全網通手機的出現也從技術角度否認瞭合約機的形式,畢竟合約機對應各個運營商不同的網絡制式,而這些限制已經不復存在瞭。

同時,互聯網廠商也推出瞭很多劃算的套餐,再加上攜號轉網等政策的推出,種種限制條件解除的情況下,合約機或定制機的已經很少見到瞭,不過運營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反倒是換瞭一個很有“錢景”的方向,以高端產品作為突破口,在品牌上做聯名然後再深度定制。例如中國電信很有名的“心系天下”系列。

心系天下系列始創於 2008 年,早期由中國電信和三星共同打造,旗下的 W 系列高端旗艦機采用翻蓋設計,做工精美、奢華大氣、主要面向高端精英或者政企人群,而進入 5G 時代後,W 系列也變為瞭折疊屏手機,本質上和三星 Fold 是兄弟產品。同時,中國電信心系天下的陣營也進一步擴大,去年摩托羅拉發佈的 motorola razr 刀鋒 5G 也被納入其中。總而言之,心系天下系列瞄準的就是高端人群,因此也不難猜測,運營商正是看中瞭這些優質的用戶群體。

提高服務是本真

當運營商入局手機市場時,不管是打造自有品牌產品,還是聯合手機廠商深度定制,其實最終都會面向消費者,因此手機本身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是否能提供足夠優質的網絡服務才是重中之重,畢竟對於用戶來說,能否買到劃算的手機、資費能否再降低一些、信號覆蓋能否更好一些才是最本質的需求。

文章開頭我們說到,盡管手機行業不斷變遷,但運營商卻一直以各種方式參與其中,也就是“鐵打的運營商,流水的手機廠”。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點調侃的意味,但也恰恰是正常合理的。畢竟通信行業關系著國計民生,確實有必要壟斷,這才能保證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但手機就不一樣瞭,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是永無止境的,因此激烈的競爭一定必不可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