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自:Input Magazine)

針對網友提出的疑問,Raymond Wong 特地進行瞭一番驗證,即三星 AI 拍照功能是否擁有一組圖像集合,能夠將之疊加到月亮等實際拍攝物體的圖層上。

這種說法在類似的視頻中得到瞭證實,因為模糊的月球會在視圖中突然消失,然後被疑似超清晰的高分辨率圖像素材給取代。

顯然,想要駁斥這一說法,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拍照 AI 是否會將類似月球的模糊物體也疊加上類似月球表面(比如隕坑)的細節。

於是 Raymond Wong 擺出瞭乒乓球 + 特殊 / 正常照明的對比測試環境,並在黑暗背景下加上瞭模糊的月牙形狀(一瓣大蒜),然後對比 Galaxy S21 Ultra 和索尼 A7R3 數碼相機通過長焦端拍攝的照片。

4.jpg

讓人震驚的是,盡管兩者的拍攝環境類似,但 Galaxy S21 Ultra 竟然帶有更多的細節。此時再回顧三星對於 AI 拍照體驗的描述,就更加值得玩味瞭:

從 10X 到 100X 變焦,強大的超分辨率 AI 有助於提升圖像質量。在你按下快門的時候,相機可捕獲多達 20 幀圖像,並展開瞬時的處理。

那樣即使在高放大倍數下,高級的 AI 也會評估並校正成千上萬的細節,以生成詳細的圖像。

同時 Zoom Lock 會利用智能的軟件算法,在圖像的適當位置進行調校,以將拍攝時的抖動控制在最小的幅度。

5.jpg

PS 後期處理過的疊加圖像,發現兩者的特征完美契合。(來自:Raymond Wong)

換言之,在使用 Super Resolution AI 時,Galaxy S21 Ultra 會采用類似 HDR 合成的技術,將 20 張圖像的信息、結合 AI 算法實現進一步的處理。相比之下,售價 6000 美元的索尼 A7R3,僅在同一時間內拍攝瞭一幀。

6.jpg

即便如此,三星還是駁斥瞭在照片上附加虛假的月面紋理的說法:“當使用 Galaxy S21 相機並激活場景優化功能時,一旦 AI 識別出瞭拍攝對象或場景,就會按照預設的流程來工作”。

Galaxy S21 的相機 AI 模型,已經過數十萬張的圖像訓練,並且會在拍照前的預覽階段就介入工作。

那樣隻要相機算法識別出瞭某個場景物體(比如月球),即可適當地運用減少模糊和降噪技術,以提供增強的細節。

此外在弱光 / 高倍變焦時,我們相機也會在超分辨率處理過程中執行預設流程(多幀捕獲 / 多重曝光 -> 選擇參考幀 -> 多幀 / 多曝光對齊和校準 -> 以及實際輸出)。

最終拍攝的照片,通常比相機預覽時的質量更高,這主要得益於在拍攝階段發生的基於 AI 的多圖像附加處理流程。

Galaxy S21 Ultra _ Untold Stories - Camera _ Samsung(via)

至於是否在拍照時應用瞭圖像 / 紋理疊加以突出實際效果,三星也給予瞭否認。理由是如果場景優化器混淆瞭其檢測的對象,反而可能讓相似的被拍攝物體都呈現出相同的紋理圖案。

我們知道某些用戶會希望在沒有 AI 參與的情況下捕獲圖像,此時最簡單的操作,就是點擊圖標、以一鍵禁用場景優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