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久前,看瞭一場某網紅主播帶貨,我深深驚呆瞭。屏幕那頭,她正在介紹一款美妝產品,播著播著,突然因為價格跟品牌供貨方吵瞭起來。隻聽一個沒有出鏡疑似品牌供貨方的人說,“咱們這個已經是最低價瞭,不能再低瞭。”主播臉上的表情有點難看,頓瞭3秒:“今天我必須要給粉絲一個交代,你們之前的最低價賣出過多少我不管,今天我就要賣這個價!”

對方又說:“是真的不行,我做電商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賣過這麼低的價格!”她有點不耐煩,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緒。身邊的工作人員開始在旁邊附和。爭吵瞭幾個來回後,隻見她拿出要跟對方破罐子破摔的氣勢,對著鏡頭大吼:“我不管,我說個數,你馬上給我上,××。9元,321上鏈接!”

我有點不敢相信是她,之前,她在某短視頻網站上傳的作品裡,溫婉、可愛、獨立。身邊的同事淡定地告訴我,這是典型的劇本式直播。

抖音帶火瞭李佳琦,李佳琦和淘寶主播薇婭變成瞭直播頂流。但也如同虹吸一般,讓小主播難以出圈,於是便有瞭劇本式直播。

0mfPgtSLdmC.png

除瞭上文中的這套劇本外,還有一種劇本是“為粉絲發福利”。比如一件看起來百元以上的長款羽絨服,直播間隻賣5.9元,隻要關註主播、連續刷666,就能直接下單,可當我傻傻刷瞭5分鐘的666後,5.9元的小黃車鏈接始終顯示“該地區無法發貨”。於是,取關。

主播帶貨,全靠演技。論直播的內容,無論是吵架還是PK,內容都無比獵奇,炒作的手段也很低級。不過,盡管劇本式直播令人尷尬到不忍直視,但往往能收獲不錯的流量。

上述那個網紅和品牌方開始吵架後,直播間正在觀看的人數從5000蹭蹭上漲。評論下方一直有觀眾為主播加油打氣,有少許評論質疑是“劇本”,但直播間人數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因此,當購物這件事,被主播與品牌的吵架反復打斷後,原本看熱鬧的路人便會停下來坐等大結局,而且記住瞭主播和品牌的名字,也即所謂的蔡格尼克效應。如果你被主播帶節奏“入戲太深”,失去自我判斷,沖動消費是免不瞭的。

但這樣的流量紅利,隻會讓主播以更激烈和更無底線地方式跟進,內容更加“辣眼睛”。

不久前,快手針對“劇本、演戲炒作賣貨”現象進行專項治理,其中特別提到,部分主播在直播的過程中,利用傢庭矛盾、離婚出軌、團隊矛盾等與商品銷售無關的元素炒作,誘導粉絲購買商品,嚴重影響瞭用戶的購物體驗、觀感體驗、損害消費者的利益。抖音也發佈公告,對電商低質畫風的專項治理行動,打擊演戲炒作賣貨、賣慘營銷等行為。

近期,我再看上述女主播的帶貨直播時,畫風已經回歸正常。盡管還存一絲表演的痕跡,但那種本屬於她的真誠又回來瞭。

讓這種劇本式直播消亡吧。現在的消費者,要的是Re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