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將其以數字命名的機型系列形象地分為“中杯”、“大杯”、“超大杯”。以小米 10 系列為例,前文說到的至尊紀念版是“超大杯”,除此之外,年初小米還一同發佈瞭“中杯”機型小米 10,和“大杯”機型小米 10 Pro。
此次發佈會上小米隻發佈瞭一款“中杯”機型小米 11。和上一款“中杯”旗艦小米 10 相比,小米 11 售價不變,仍為 3999,但配置卻升級很多。
去年,小米開始瞭它的雙品牌戰略,Redmi 主打極致性價比,小米品牌則邁向高端。小米希望以此擺脫千元機的標簽,但對於一個手機品牌來說,邁向高端並不是喊一句口號再做幾款高端定價的機型就可以實現的。要讓消費者買賬,不僅需要硬件的高端化、軟件的精細化,還需要將品牌的固有認知從低端的語境裡“拔”出來。
最後一點最難實現,因為它急不得,又無法被量化。作為沖擊高端市場的第二個系列的主力機型,小米 11 推著小米品牌又向“高端”前進瞭一步。
首次露面的小米實驗室
在開場環節,雷軍將大量篇幅留給瞭一個新物種——“小米實驗室”,這是小米在基礎設施中的投資。據雷軍介紹,小米實驗室遍佈全球,其中有 123 間在北京小米總部。
這 123 間中,最貴也是最尖端的是 5G 實驗室,有兩套 5G 的核心網和 100 多套 5G 基站,它可以仿真全球 20 多個主流運營商的商用網絡。比如,當小米要研發適配歐洲德國沃達豐網絡的手機,在此之前需要去德國沃達豐進行測試,有瞭 5G 實驗室之後,工程師們就可以在實驗室內仿真沃達豐的網絡。
除此之外,小米還有測試手機網絡傳輸速度的天線實驗室;能仿真千萬種環境光,用來調試手機屏幕顏色的顯示光學實驗室;配備行業領先的消音室和肩頭模擬器,用來模擬通話的音頻實驗室;仿真用戶使用習慣,可同時容納 1800 多部手機,7×24 小時不間斷運行以確保手機穩定性的實驗室。
在當下安卓陣營手機廠商競爭的焦點——相機方面,小米也配備瞭非常復雜的相機實驗室。相機測試分為主觀測試和客觀測試,在可量化的客觀測試部分,小米實驗室可實現 230 項自動化無人測試。在實驗室建成之前,這需要耗費一個工程師三到四天的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實驗室還能遠程操控,盡管位於北京,但小米全球幾十個研發中心均可使用。
盡管此前雷軍一直強調小米的研發實力,但將實驗室中的黑科技單獨提出來在發佈會上作演講,還是第一次。作為沖擊高端的基礎科目,研發實力的展現是塑造消費者品牌認知的必要動作。現場,雷軍表示希望舉辦小米開放日,邀請米粉到實驗室參觀,“看一看我們這些年在科技創新和投入上到瞭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與高端品牌合作
要將“高端”二字緊緊地刻在消費者心裡,搞聯名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不過小米的聯名不單單是品牌設計方面,而是在硬件軟件層面的深入合作。
與世界級音響品牌 harman/kardon 的合作是小米“聯名”的第一步。Harman/Kardon 是寶馬、路虎、奔馳與薩博等汽車和東芝筆記本電腦的主要音響供應商,勞斯萊斯幻影的部分版本也采用 Harman/Kardon 的音響系統。
在發佈會上,harman/kardon 為小米制作瞭一條官方視頻,視頻中提到,每一個 harman/kardon 的 logo 都代表著這是一個被金耳朵團隊調教過的聲音設備,而這一 logo,也被刻在瞭小米 11 的機身上。
此前,華為和萊卡的合作讓華為相機的拍照能力獲得驚人表現,這也讓米粉們格外關註此次小米 11 與 harman/kardon 的合作帶來的聲學優化。
除此之外,在發佈會上並未提到,但是在發佈會之前雷軍在微博中透露的,小米 11 將成為 BOINC 官方認證移動計算終端。
BOINC 全稱 Berkeley Open Infrastructure for Network Computing,伯克利開放式網絡計算平臺,是目前主流的分佈式計算平臺之一,目前納入的領域包括數學、醫學、天文學和氣象學等。BOINC 匯集全球各地志願者的電腦或移動設備,提供運算能力給研究者。安裝 BOINC 軟件的設備在閑置時,會使用 CPU 或 GPU 進行運算。
雷軍在微博中表示,“BOINC,可集中全球用戶的設備閑置算力,來進行新冠病毒研究、引力波、尋找地外文明等科研項目計算。這是對小米 11 算力的極大認可,我們希望更多米粉加入貢獻閑置算力,釋放科技無限潛能。”
BOINC 的官方認證源於小米 11 搭載驍龍 888 芯片,是全球首發的搭載該芯片的機型,與高通的緊密合作也是小米的另一種“聯名”。
事實上,小米的“聯名”動作從今年進軍高端起就一直在做。小米 10“超大杯”至尊紀念版聯合奔馳舉辦戶外旅行活動,小米 10“中杯”聯合 Discovery 探索頻道拍攝紀錄片,還聯合電影《花木蘭》推出定制專屬禮盒。
設計、隱私、環保——中產最關註
在使用感受方面,小米的 MIUI 系統也針對高端客群做瞭優化。今年,MIUI 迭代瞭兩個版本,MIUI12 和 MIUI12.5。小米不避諱在 MIUI 上的驕傲,在發佈會現場,小米軟件與體驗部總經理金凡表示,去年小米內部定下目標,要讓 MIUI 挑戰 iOS。
今年 MIUI 的兩個版本迭代在運行負載、動效、算力等方面都進行瞭升級。在基礎軟件實力之外,小米著重展現瞭對於設計的追求。光錐動效架構是 MIUI 設計美學的基礎,在此之上設計團隊才能實現復雜的混色、迷糊、運動等效果。在 MIUI12.5 中,團隊對光錐架構的算力進行瞭升級,從 MIUI12 的單核運算變成瞭 MIUI12.5 的多核並行運算,效果翻倍,渲染力翻 20 倍。
得益於效率的提升,小米的動效美學也能更進一步。在 MIUI12.5 中,動效無處不在,大到開機引導,小到倒計時功能的沙漏可以隨手機的晃動而搖晃,MIUI12.5 實現瞭此前無法實現的視覺效果。
不配備充電插頭可以說是這場小米 11 發佈會最具爭議性的話題瞭。在發佈會之前,雷軍在微博就有披露這一動作。現場,他表示曾希望為配備充電插頭和不配備充電插頭的兩個版本設置不同定價,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但被團隊攔下瞭。最終,小米 11 不論是否配備充電插頭都同一定價。
“大傢知道我們響應蘋果的科技環保的號召,在包裝盒裡不再附帶充電器。為什麼呢?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傢裡都有一箱的充電器瞭。”現場雷軍提到,五年前他就曾在微博發出過這樣的號召。如今在小米和蘋果的帶動下,手機廠商終於向環保邁進瞭一步。
除環保外,隱私也是高端機型消費者非常關心的話題。自 MIUI12 開始,小米在隱私方面下瞭不少功夫,推出瞭“照明彈”功能,讓 App 的後臺啟動情況展現在用戶面前。小米參與百餘項行業標準的建設,將照明彈等功能將列入手機入網標準。
在 MIUI12.5,小米又開辟瞭四個隱私戰場。包括詳細記載剪切板的讀取,用差分隱私技術模糊地理位置,對文件存儲啟用沙盒機制,照明彈和攔截網下沉到瀏覽器層面。盡管在充電器的配套方面,用戶看法不一,但在 MIUI 的隱私保護上,小米贏得瞭用戶一致的好評。
從小米 11 的配置看,小米並未讓“極致性價比”的賣點隨著 Redmi 走掉,盡管賣到四千元價位仍舊良心。在軟件和設計層面,小米針對高端機消費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場景進行瞭優化,並且通過聯名、環保、隱私等與目標消費者做匹配。
1 月 1 日,小米 11 將正式發售。同日,雷軍還將在抖音直播間帶貨。他說,這是他送給大傢的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