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研究人員表示,與用於測量環境中砷的傳統方法相比,他們開發的產品具有明顯優勢,對於環境監測和農業應用中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砷是大米、蔬菜、茶葉等許多常見農產品中的污染物。砷和砷化合物對人類和生態系統是一種威脅。
人類長期接觸砷會對心血管系統產生一系列不良影響,並可引起糖尿病、出生缺陷、皮膚病變和癌癥。砷對植物也有危害,會導致植物生長受阻和作物損失。由於采礦和冶煉等活動,土壤中的砷含量會升高。
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傳感器在檢測到砷時表現出熒光強度的變化。該傳感器可以嵌入植物組織中,而不會對植物造成損害,為監測植物從土壤中吸收砷的內部動態提供瞭一種非破壞性的方法。將光學傳感器與活體植物相結合,可以將植物轉化為自然環境中砷的自供電檢測器。
與目前砷采樣既耗時又耗設備的過程相比,這個過程有很大的改進。麻省理工學院指出,這些基於植物的納米傳感器是首創,與傳統的砷測量方法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科學傢們認為,他們的創新將在農業及其他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該傳感器可以集成到多種植物物種中。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