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比特幣價格在今年上漲一倍多,一群新的大型投資者今年開始大舉買入比特幣。數據公司Chainalysis的數據顯示,自9月以來,購買瞭至少1,000枚比特幣(按周五的價格計算,價值約2,300萬美元)、開立賬戶還不到一年的投資者,推動瞭巨大的需求。在過去的三個月裡,這些新群體共購買瞭50萬枚比特幣,價值115億美元。

在這些新投資者加快購買狂潮的同時,比特幣的價格從1萬美元的水平上漲瞭一倍多。Chainalysis首席經濟學傢菲利普·葛拉韋爾(Philip Gradwell)表示,新的需求幫助推動加密貨幣上漲至歷史高點。“機構投資者的角色在數據中變得越來越清晰,”葛拉韋爾在周五給客戶的報告中稱。“需求受到北美投資者在加密交易所的推動,而機構買傢的需求更大。”

“我們看到機構資金正以我們業務歷史上最快的速度流入,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機構和一些最著名的投資者也在使用這些資金,”Grayscale Investments的董事總經理邁克爾·索南希因(Michael Sonnenshein)周五表示。他說,進入Grayscale公開交易的比特幣信托基金的資金比一年前增加瞭大約6倍。

Chainalysis還指出,市場的流動性減少瞭,賣傢也比幾年前少瞭。上周,比特幣發行量比2017年減少瞭80.1萬。當然,並非所有被“挖掘”的比特幣都在出售。但Chainalysis的葛拉韋爾表示,比特幣可獲得性的減少“可以解釋本周比特幣價格的快速上漲”。

但隨著比特幣越來越受歡迎,過去幾周,黃金和比特幣的命運出現瞭巨大分歧,因為眾多策略師指出,“使用比特幣的需求似乎也有所增加,而過去黃金曾被用來對沖美元風險,通脹等。”

(來源:Zerohedge)

(來源:Zerohedge)

摩根大通表示,將出現資金從“黃金到比特幣”的結構性流動,因此加大瞭對比特幣的投資力度,但高盛(Goldman Sachs)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比特幣和黃金可以共存”。

高盛的傑夫·庫裡(Jeff Currie)寫道,黃金相對於實際利率和美元的近期表現不佳,這讓一些投資者擔心比特幣正在取代黃金,成為對沖通脹的首選。雖然有一些替代品正在出現,但他並不認為比特幣日益流行會對黃金作為最後貨幣的地位構成生存威脅。機構投資者和富有的個人由於其固有的透明度問題而避免加密貨幣,而投機的零售投資導致比特幣成為一種過度風險資產。事實上,自第一次疫情導致封鎖以來,比特幣的漲幅一直與銅的漲幅密切相關,銅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指標。

(來源:高盛)

因此,高盛認為,比特幣是零售通貨再膨脹交易,而黃金是一種具有長期實際資本保值的防禦性資產。此外,黃金最近的拋售更接近於疫苗驅動的風險偏好循環,而不是放棄黃金以對沖貶值風險。鑒於通脹預期上升、美元走軟以及部分風險資產估值偏高,明年對通脹避險對沖產品的需求應會繼續得到支撐,繼續推高金價向2300美元/盎司的目標價位邁進。

總而言之,高盛沒有看到比特幣上漲蠶食黃金牛市的證據,相信兩者可以共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