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先生被隔空診斷為“偏癱”本文圖片均為當事人提供
陽先生介紹,父親服用4盒該藥物出現腿腳浮腫,他欲退貨索賠,卻被告知需要提供三甲醫院的證明。
7月14日,澎湃新聞聯系阿裡健康客服獲悉,其店鋪銷售處方藥必須要有線下實體醫院的診斷書、病歷本、檢查結果等憑證,才可以發貨。對於陽先生訂單中通過買傢自述病情而開具互聯網醫院電子處方進行售藥的情況,阿裡健康客服表示,“我們將進行核實”。
今年3月15日,澎湃新聞曾刊發報道,對11傢網絡售藥平臺進行瞭測試,發現11傢網上售藥平臺均存在無需購買者提供處方、無法排除虛構病情、直接簡單問診就能開具處方和售賣處方藥等情況。
網售處方藥不憑處方也能買
5月27日,陽先生在淘寶網店阿裡健康大藥房下單購買瞭處方藥“同仁堂人參再造丸”10盒,共計495元。之後,在問診信息情況中,他勾選瞭一個選項,“好像是半身不遂”。但阿裡健康未對他做任何核對和檢查,更未向他尋求任何病歷和檢查報告單,幾日之後,10盒“人參再造丸”幾日後寄到瞭陽先生指定地點。
陽先生購買的處方藥。
陽先生介紹,他將所購藥物給身體真正處於“半身不遂”狀態的老父親服用,但服用該藥物4盒後,父親身體出現不適,具體為“腿腳浮腫”。他感覺此藥物有問題,隨後他聯系客服希望退掉餘下6盒,被告知該藥物不能退換。
他仔細查看自己的訂單發現,當他在網上填寫相關問診信息後,5月28日蓮藕互聯網醫院給他開具瞭電子處方單,臨床診斷他:“半身不遂(偏癱)”。而他是替父親買藥,自己身體是健康的。
澎湃新聞根據陽先生提供的購物鏈接調查發現,購買“同仁堂人參再造丸”需先“提交預定”,並提示“處方藥下單後需立即補充問診信息”。陽先生介紹,他是在支付成功後,收到阿裡健康的短信,“您購買處方藥需要填寫用藥信息,否則訂單將於24小時內自動關閉。”陽先生勾選瞭相關信息,次日再次收到阿裡健康的信息,“醫生已經根據您的病情描述開具瞭處方,處方會由專業藥師審核,審核通過後將為您配藥安排發貨。”
藥房根據陽先生的描述開具的處方
記者測試:隨便勾選病癥,電子處方單秒開
7月14日,澎湃新聞根據陽先生的購物鏈接調查發現,所謂處方藥的“處方”形同虛設。隻要完成購藥支付,阿裡健康大藥房可以根據患者勾選的病癥“秒開”電子處方單。
首先,465元(優惠30元)的訂單支付成功後,會出現“提交問診信息,去問診”頁面。在該頁面,有“腦梗死”、“腦血管意外”、“偏癱”、“半身不遂(偏癱)”四種疾病可供買傢勾選。買傢勾選相應病癥後,再勾選“確認已在線下就診病服用過訂單中化品,無不良反應”,之後,頁面自動進入“醫生開方”環節。
在該環節,客服對話框彈出,“XX醫生根據您的病情,現在為您開具如下處方”,一分鐘不到,一張電子處方單出爐,勾選瞭“半身不遂(偏癱)”的記者,也被隔空診斷為“半身不遂(偏癱)”,需一次3克,一日2次服用10盒人參再造丸。
隨後,記者再次下單購買瞭該藥物,此次勾選瞭“腦梗死”。此次醫生開放環節,記者被診斷為“腦梗死後遺癥”,同樣開出瞭服用10盒人參再造丸的處方。
澎湃新聞註意到,《處方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處方,是指由註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以下簡稱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以下簡稱藥師)審核、調配、核對,並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處方包括醫療機構病區用藥醫囑單。”
《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藥品零售企業應當按照國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分類管理規定的要求,憑處方銷售處方藥。”
三名給記者和陽先生開具電子處方的醫生是否有相關執業證書?記者未能從國傢衛健委官網的執業醫師查詢通道查到相關信息。隨後,澎湃新聞聯系阿裡健康客服熱線,接線人員告知,電子處方箋的醫生是有相應資質的,具體開處方醫生情況如何待核實反饋。
商傢稱將核實
對於網購處方藥亂像,不少媒體曾進行報道。2019年6月,人民網報道瞭“寵物照片當處方竟能網購處方藥”;2021年5月,北京青年報報道瞭“無醫生詢問病情,點選疾病名可收到在線處方”。北京青年報采訪的一位醫生表示,處方藥一般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較大,有一定的治療風險,需要在醫生評估過用藥風險和健康收益後再決定是否使用。部分處方藥需要根據患者的生理狀態選用藥品,或者在用藥前後需要做一些特殊檢查。
陽先生與阿裡健康大藥房客服的聊天記錄顯示,陽先生所購處方藥無法退換,若要索賠,則需要陽先生提供“三甲醫院的診斷證明,且醫生在寫病歷時需要判斷不適癥狀為藥品/商品導致。”
陽先生與客服的溝通。
陽先生認為,阿裡健康大藥房為賣藥,通過綁定的互聯網醫院如此輕易診斷他“半身不遂”,其行為違反瞭《處方管理辦法》第二條、第六條的規定,屬於診斷無依據、違法開具處方的情形,遂向廣東省藥監局申請調查懲處,目前該申請已經從長沙寄出。
7月14日,澎湃新聞以消費者名義撥打瞭阿裡健康客服熱線,接線人員明確表示,其店鋪銷售處方藥必須要有線下實體醫院的診斷書、病歷本、檢查結果等憑證,才可能發貨。對於陽先生訂單中通過買傢自述病情而開具互聯網醫院電子處方進行售藥的情況,客服表示,“我們將進行核實。”
<!--article_adlist[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article_ad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