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微博 @科技芯時空)
FinFET 技術方面,5LPP 和 4LPP 節點都是路線圖上的新節點,分別將於 2021 / 2022 年開啟大批量制造(HVM)。
GAA 技術方面,路線圖中看不到 3GAE,但出現瞭 3GAP 。在與三星取得聯系後,公司一位代表向 AnandTech 證實,3GAE 技術仍有望在 2022 年實現量產,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夠用上。
此外從 PPT 來看,可知基於 MBCFET 的 3GAP 工藝將於 2023 年的某個時候,轉入大批量制造階段。
三星發言人稱:“至於 3GAE 工藝,我們一直在與客戶進行商議,預計可於 2022 年實現量產”。
AnandTech 預計,之所以沒有在公共路線圖中出現,或許是 3GAE 僅適用於三星自傢的 LSI 部門,就像其它一些早期節點那樣。即便如此,該公司還是在 PPT 上提到瞭上一代早期節點。
據悉,三星最初於 2019 年 5 月宣佈瞭基於 MBCFET 的 3GAE 和 3GAP 節點。 當時該公司承諾,與 7LPP 相比,3GAE 可提升 35% 的性能、減少 45% 的面積、同時降低 50% 的功耗。
然後,該公司宣佈瞭 3nm PDK v0.1 的可用性,當時宣稱將於 2021 年底開啟 3GAE 的量產。然而最新消息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三星已將之延期至 2022 年。
不過從好的一面來看,三星已於幾周前完成瞭首批 3nm 測試芯片的流片,且宣佈瞭與新制造技術兼容的 Synopsys EDA 工具。
AnandTech 指出,使用全新晶體管制造工藝,始終是一項艱巨的挑戰。除瞭新的電子設計自動化(EDA)工具,廠商還需動用全新的 IP,預計後續可聽到更多有關這方面的消息披露。
最後,盡管普通客戶似乎要等到 2023 年,才會用上三星的 3nm 制程。但新發佈的 4LPP 工藝,仍將於 2022 年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
由於 4LPP 依賴於熟悉的 FinFET 工藝,其面臨的設計挑戰,將較任何 3nm GAA 工藝要少得多。需要註意的是,三星已在 PPT 上,將其 5nm 和 4nm 節點,分別視作不同的工藝分支。
此前代工廠將 4LPE 視作 7LPP 的工藝演進,這或許是因為 4nm 提供瞭較 5nm 更顯著的功率、性能、面積、以及成本優勢(簡稱 PPAc),亦或存在其它實質性的內部變化(比如新材料、極紫外 / EUV 光刻等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