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稱,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捕殺鯨魚。專傢們認為一些大型鯨魚種群的數量可能下降瞭66%到90%。
報道還稱,鯨魚死亡後會沉到海底,儲存在它們龐大身體中的碳從表層海水轉移到深海,並在那裡保存幾個世紀,甚至更久。
在2010年的研究中,科學傢們發現,在工業捕鯨出現之前,鯨魚(不含抹香鯨)可以每年將19萬到190萬噸的碳沉沒到海底,這相當於每年跑在路上的車減少瞭4萬至41萬輛。如果阻止鯨魚的屍體沉入海底,將鯨魚殺死並處理掉屍體,碳就會釋放到大氣中。
緬因州大學的海洋科學傢安德魯·潘興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他估計,20世紀的捕鯨過程向大氣中增加瞭約7000萬噸的二氧化碳。“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但隻相當於1500萬輛汽車(一年的排放)。美國目前擁有2.36億輛汽車。”他說。
報道指出,不僅鯨魚在死亡中有價值,令人驚訝的是,這些哺乳動物產生的糞便也與氣候有關。
報道還指出,鯨魚在深海覓食,回到水面呼吸和排便。它們的糞便富含鐵礦物,為浮遊植物創造瞭完美的生長條件。浮遊植物對地球大氣有著巨大影響,它們處理瞭地球上約40%的二氧化碳,是亞馬遜雨林處理能力的四倍。
“我們需要將捕鯨看成一種悲劇,它們從海洋中消除巨大的有機碳泵,能夠對浮遊植物的生產力和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產生綜合影響。”鯨魚與海豚保護協會(WDC)的政策經理維姬·詹姆斯說。
海洋中失蹤的鯨魚也帶來瞭意想不到的影響。
例如,隨著鯨魚數量減少,在它們之前出現的逆戟鯨轉向捕捉更小的海洋哺乳動物,比如海獺。海獺數量隨後減少,導致海膽大量繁殖,海膽大量吞食北大西洋周圍的海藻林,這對海洋碳封存產生瞭連鎖反應。
報道認為,這意味著,將鯨魚數量恢復到捕鯨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途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封存碳,從而幫助減少化石燃料每年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
關於如何做到減少二氧化碳,人們提出瞭各種建議,包括種樹,通過向海洋中添加鐵元素來刺激浮遊植物繁殖,這是一種被稱為鐵肥的地球工程。但是,植樹需要一種稀缺資源:陸地,這可能已經被用作另一個寶貴的棲息地或農田。恢復鯨魚數量的美妙之處在於,海洋可以擁有足夠空間——那是曾經充滿鯨魚的空間。
報道表示,由此產生的鯨魚糞便也將大大超過海洋鐵肥料的潛力。根據潘興的研究,每年需要200次成功繁殖,才能達到完全恢復鯨魚數量的潛力。
2019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瞭一份報告,研究將鯨魚放歸海洋的好處。他們用人們能理解的方式做到瞭這一點:用美元來衡量價值。這項研究發現,如果考慮一頭鯨魚一生所吸收的碳的價值,以及更好的漁業和生態旅遊等其他好處,平均一頭巨鯨的價值超過200萬美元,全球總量超過1萬億美元。
報道指出,這項研究背後的經濟學傢們目前正致力於通過一種被稱為“碳抵消”的機制,將這種價格標簽從理論轉化為現實。這個想法是為瞭說服碳排放者支付一些錢來保護鯨魚種群,而不是投資於減少自己產生的碳排放,幫助實現中性的碳足跡。
“你所做的是評估鯨魚的服務,因為它們在隔絕二氧化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論文的合著者之一、經濟學傢托馬斯·科西馬諾說,“這並不意味著鯨魚不能做其他事。這隻是我們用來確定鯨魚價值下限的基準。”
報道稱,這是一個復雜的計劃,但也沒有超出可能的范圍:該團隊一直在研究一種類似以碳為基礎的方法,以保護非洲中部熱帶森林的大象免受偷獵,預計將於今年年底完成。
智利一傢機構已經在為以鯨魚為基礎的碳市場尋找基礎,安裝早期預警聲浮標來監測鯨魚的位置,並為船隻提供其他路線。這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保護鯨魚的項目,因為這個項目提供瞭碳儲存。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得出結論,保護鯨魚必須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任務。現在鯨魚的碳市場正在成形,也許是時候把這些生物提上日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