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jpg

(來自:ESA)

盡管太空服看起來清爽靚麗,但它還是逃不過傳統服裝的一個弊端 —— 不得不定期清洗一番。然而從 Vostok 1 到今天,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們,仍未能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

通常情況下,每次太空任務需要持續數月時間,因此工作人員必須攜帶足夠數量的衣物,才能堅持到返回地球。

1.jpg

除瞭在國際空間站艙內穿著的“常服”,宇航員們偶爾也有出倉進行太空行走(檢修維護)的需求。然而太空中不僅難以清潔個人衣物,大傢還不得不與其他人共用宇航服。

ESA 認為,問題源於液體冷卻與通風服裝(LCVG)的設計,因為它需要與被稱作外部移動裝置(EMU)的 NASA 太空服配合使用。盡管該裝置最初是為航天飛機項目而開發的,但目前已成為國際空間站的標配。

3.png

EMU 由大小不同的幾個組件構成,支持為每個宇航員互換適配。基於此,每位宇航員都會得到一張一次性的大號成人紙尿褲,以及防止擦傷的“熱舒適性”內衣。

遺憾的是,作為太空服的重要組成部分,LCVG 緊貼宇航員的內衣。它與松散的連身褲結合,內裡襯有塑料管,可循環冷卻或加熱水,以保持宇航員的安全舒適。

6.jpg

這樣的服裝設計,具有相當高的效率,每小時能夠處理 4000 BTU(或 1000 卡路裡)的熱量 —— 相當於一位體重 180 磅(82 公斤)的人在熱帶地區砍下一棵樹所產生的熱量。

與 EMU 本身一樣,LCVG 部件也需要在執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之間共享。隻有返回地面大修的時候,才有機會對其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潔。

5.jpg

在國際空間站上,這意味著太空服顯得有些笨拙。而在深空前哨等需要更長周期的任務中,這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ESA 材料工程師 Malgorzata Holynska 表示:太空中的紡織品、尤其是受到生物污染的宇航服內襯,尤其可能在長期任務中帶來工程和醫療方面的風險。

4.jpg

好消息是,他們正在研究何時的太空服墊層的候選材料。作為早期技術開發項目的一個補充,其致力於更好地殺滅細菌的小分子,最終有望在所有航天級紡織品中得到運用。

此前人們已經嘗試過使用銅、銀等抗菌材料,但它們可能有毒且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不那麼有效。作為替代方案,為期兩年的 BACTeRMA 項目正在對次生代謝產物展開研究。

7.png

盡管是源於細菌的最終代謝產物,但其卻具有抗微生物、抗病毒、以及抗真菌的特性。不過當下的研究方向,是找到一個將之整合到合適的紡織品中的有效方法。

由於這些紡織品也將被用於執行月球載人任務的宇航服,所以它們不僅需要耐受汗水、還需要模擬經受月塵的考驗。最後,研究團隊還需要通過長期輻照,以模擬其在深空中長時間儲存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