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極洲冰穹C積雪中提取的微隕星電子顯微圖

南極洲冰穹C積雪中提取的微隕星電子顯微圖

微隕星一直會落在我們的地球上。這些來自彗星或小行星的星際塵埃粒子是直徑隻有十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的粒子,它們穿過地球大氣層,落在地球的表面。

為瞭收集和分析這些微隕星,CNRS研究員讓·杜普拉特在過去二十年中,六次帶領科考隊前往冰穹C地區的康宏站。這是法國與意大利聯合開設的南極科學考察站,位於南極洲中央,距離阿黛利地海岸線1100公裡遠。冰穹C是一個理想的樣本采集點,因為這裡積雪量少且幾乎沒有地面塵埃。這六次科考任務收集瞭足夠多的星際塵埃(大小從30微米到200微米不等),以評估它們的年通量,也就是每年每平方米積累在地球表面的星際塵埃的重量。

假如將這些結果應用於整個地球,則每年的微隕星年通量可達5200噸。這將成為地球上太空物質的主要來源,並且遠遠超過瞭隕石等較大物體的重量,後者的年通量還不到10噸。

2002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中部地區的冰穹C收集微隕星

2002年研究人員在南極洲中部地區的冰穹C收集微隕星

通過將微隕星的通量與理論預測值進行比較,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大多數微隕星可能來自彗星(80%),而其餘的來自小行星。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這些星際塵埃粒子是如何為早期的地球提供水和碳質分子。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