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自:Caltech)
新研究使用瞭具有放射性的分子(RaOCH3+)來探測這種不對稱性,如上圖頂部所示,其呈現瞭不對稱(梨形)的放射核。
然後由 Andrew Jayich 帶領的團隊,與在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的合作夥伴首次創建瞭該分子,並將相關研究發表在瞭 2021 年 1 月 11 日的《物理評論快報》期刊上。
研究作者 Phelan Yu 和 Nicholas R. Hutzler 在文中探討瞭分子頂部變形核的基本對稱性,證實瞭非對稱性的分子可作為更好用的探針。
反物質概念動圖
盡管一開始是塊狀且不平衡的(尤其是電荷分佈不均勻的放射核),但聯合研究表明,與當今常用的非放射性原子相比,基於放射核的探針靈敏度可提升10~100 萬倍。
通常情況下,研究人員需要觀察粒子在電場中的異常行為。此前有物理學傢語言,此舉或導致電子在電場中進動、或像旋轉的陀螺一樣擺動。
得益於分子的非對稱性、以及內部具有的電磁場,折讓它們成為瞭此類工作的理想靶標。
Nick Hutzler
Nick Hutzler 解釋稱,原本考慮使用的強放射性同位素非常稀少,且半衰期隻有兩周左右,導致相關工作很難順利開展。不過 RaOCH3+ 分子的獨特性質,已經幫助他們克服瞭諸多挑戰。
感興趣的朋友,可移步至《Physical Review Letters》,查看原標題為《Probing Fundamental Symmetries of Deformed Nuclei in Symmetric Top Molecules》的研究全文。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