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人們就發現瞭上坡風,而“斜坡滑翔”(slope soaring)無線電控制的滑翔機就是利用這種可靠的能源,隻要避開山丘背面“剪切層”(shear layer)的湍流讓他們無限期的飛行。

在過去 20 年裡,一群無畏的遙控滑翔機狂熱愛好者一直在嘗試並完善以環形方式穿過“剪切層”,利用大風的極度推動力來加速滑翔機下行,而剪切層下的靜止空氣則是一種在不損失能量的情況下飛入瘋狂逆風中返回大部分上行的方式。飛機每次下降時獲得的速度大致相當於尾風的速度,而在返回途中損失的速度要少得多,每飛一圈都能撿回能量和速度。

並非是愛好者發明瞭這種技術,黑腳信天翁(black-footed albatross)幾千年來一直使用的正是這種飛行模式,利用海浪產生的風速差,在任何方向上都能長距離穿越,不消耗任何能量。

在 2017 年的 TNG 技術科技日上,Lisenby 表示:“我甚至看到信天翁在睡覺的時候都可以實現這種機動。它們的翼尖距離移動的水面隻有幾厘米。我們都渴望擁有信天翁的技能。但它們通常是想去某個地方。我們要追求的是速度。”

Lisenby 可不是一般的飛行愛好者。他對“動態翱翔”(dynamic soaring)絕對是癡迷的,除瞭作為飛行員擁有大量的世界紀錄外,他還是一位先鋒滑翔機設計師。事實上,作為DSKinetic的原型設計師,他與當地團隊、德國空氣動力學專傢和斯圖加特大學合作,設計和開發所有他駕駛的大型滑翔機。

沒有任何現成的東西可以接近處理這些東西所經歷的60-80 G的持續負載,當它們在不可能快速的橢圓環形氣流中旋轉時,峰值高達120 g。為方便起見,一級方程式賽車在彎道中的加速度高達 6g,而人們往往會在8-9g時開始暈倒,因為加速度會消耗他們大腦中的血液。

剛剛刷新紀錄的滑翔機是一架130英寸(3.3米)的DSKinetic Transonic DP,這是一架錐形翼、重度強化的碳纖維怪獸,其設計經過多年磨練,可以在動態翱翔模式下盡可能快地飛行,而不會引入掠翼的怪異飛行動態。理論上,Lisenby說它目前的形態應該能夠達到580英裡/小時(933公裡/小時)。

2021年1月19日,Lisenby利用洛杉磯北部帕克山上空的東北風,創下瞭他迄今為止的最高速度,548英裡的時速幾乎不可信。而作為對比,一架787夢想飛機的巡航速度約為561英裡/小時(903公裡/小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641228 的頭像
    Ken641228

    Ken641228的部落格

    Ken64122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