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參與實施欺詐犯罪行為的帳號58萬餘個;
間接參與,為欺詐犯罪提供協助行為的帳號1萬餘個;
為欺詐團夥提供相關犯罪資源的帳號8千餘個。
微信表示,根據用戶投訴情況統計 ,2021年最高發的三類欺詐類型為:刷單詐騙、返利詐騙、薦股詐騙,合計占比超過一半。目前已在客戶端、小程序、網站、公眾號等多渠道佈局欺詐投訴入口,對投訴選項進行精細劃分,幫助用戶更清晰便捷地舉報平臺上的違法違規內容。
除瞭用戶投訴以外,針對典型及高發的欺詐類型,微信安全團隊主動進行專項治理。通過制定專項打擊計劃,聯動發佈專項治理公告,開放短期投訴入口,分析專項運營數據,優化線上策略,並聯動騰訊守護者計劃,協助公安機關對線下團夥進行刑事打擊。
針對參與實施欺詐行為的相關帳號,微信平臺依據國傢相關法律法規及《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范》等規范,視違規程度采取階梯式處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手段:
✦ 對確認欺詐帳號、組織欺詐群及惡意收款號進行功能限制、帳號封禁等處理,對於多次違規者,將加重處罰;
✦ 對確認欺詐支付賬戶進行凍結處理;
✦ 對作惡團夥涉嫌違法犯罪的證據線索,提交公安機關進行處理;
✦ 對於間接參與,為欺詐犯罪提供協助以及為欺詐團夥提供相關犯罪資源等破壞平臺環境的行為,微信將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此外,在安全風險提醒方面,針對不同詐騙類型和帳號特點,微信安全團隊在主動加好友、被動加好友、被拉進群、單聊、群聊、鏈接等多場景,開發瞭四十多種不同描述的異常提醒,當對方帳號存在異常行為時,將會顯示對應的安全提醒。同時,為瞭阻止詐騙行為對受害人造成財產損失,微信構建瞭一套對惡意賬號支付能力進行管控的策略模型。當系統識別出收款方賬戶的異常特征,付款時會彈出轉賬風險提醒或攔截知會。
最後,微信強調,今後,微信將繼續投入技術、人力、資源,堅持平臺治理的高標準、高要求,堅定不移地打擊涉嫌網絡詐騙等各類黑灰產行為,為廣大用戶提供持續、可靠的安全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