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來自:ICEOTOPE 官網)
專註於計算散熱市場的英國初創企業 Iceotope 首席執行官 David Craig 指出:“隨著我們處理的數據越來越多,芯片的溫度還會提升三四五倍”。
西雅圖咨詢公司 Uptime Institute 的全球 IT 咨詢服務主管 Rabin Bashroush 亦表示:數據中心消耗瞭全球 2~4 % 的用電量,且其中幾乎一半都耗費在瞭冷卻上。
早期大多數據都保存在本地生成的銀行、大學或企業,平時隻要註意通風即可得到良好的溫度改善。
而今越來越多的數據內整合到瞭擁有成千上萬顆處理器的大型中樞,且這些數據中心往往使用傳統空調來輔助散熱。
盡管適宜的溫度有助維持系統穩定,但過熱則可能導致系統崩潰。此外隨著每代計算機芯片運行得更快更熱,即使是最高效率的空調,也難以輕松壓制。
若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來降低溫度,該行業每年僅在電力開支方面就可節省約 100 億美元,畢竟空氣並不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熱傳遞介質。
傳統服務器可輕松從風冷改成液冷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數據表明,早在 2019 年,用於冷卻計算機設備的市場規模就達到瞭 105 億美元,且每年維持著 13% 的增長率,這引發瞭包括 Iceotope 在內的初創企業,以及臉書、谷歌、微軟等科技巨頭之間的激烈競爭。
目前數據中心的一大熱點散熱方案,就是運用基於管道的液冷技術,結合特殊配方的可循環流體,將處理器浸入水中、甚至直接在海底建設數據中心(比如微軟)。
市場研究機構 PitchBook 報告稱,去年針對數據中心散熱初創企業的風險投資增加瞭一倍多,達到瞭 3400 萬美元。
致力於計算機功耗研究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傢實驗室(LLNL)科學傢 Arman Shehabi 亦表示:“液冷方案可在更小的空間內為更密集的算力提供服務”。
NetShelter 液冷機架系統
據悉,在全球運營著 200 多個數據中心的微軟公司,也正在測試將服務器直接浸泡在非導電流體中的系統方案。據估計,液冷方案可使之在相同空間內容量 10 倍算力。
數據中心開發部門負責人 Christian Belady 表示:“盡管我們才剛剛走上液冷的道路,但你會看到我們的行事方法發生瞭許多快速的轉變”。
彭博社報道稱,目前已有至少十幾傢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加入這方面的市場競爭。比如西班牙 Submer Technologies SL 公司銷售的密封型系統方案,就將服務器浸泡在瞭非導電液體的容器中,並且能夠直連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除瞭防塵和延長計算機的使用壽命,數據中心服務器產生的廢熱,還可用於為附近的建築物供暖。
而總部位於荷蘭的 Incooling BV 公司,則使用瞭將流體煮沸形成氣體,並在降溫冷卻後進行再循環的高效散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