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宇航員主要分三種:一是真正意義上的宇航員,負責航天器的操縱,以太空飛行為職業;二是任務專傢,主要負責特定太空任務、操縱實驗設備等,可能是某個領域的科學傢、工程師;第三則是基本條件達標的普(有)通(錢)人。
看來,商業航天的路子可能是一條捷徑。
說起商業航天,自然繞不開 SpaceX。
美東時間 2020 年 11 月 15 日 19 時 27 分,佛羅裡達州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搭載著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的獵鷹 9 號火箭發射升空。借此機會,三名 NASA 宇航員和一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完成乘員輪換任務。
這次刷新航天史的任務名為 Crew-1,今年另一個要通過 SpaceX 龍飛船完成的商業航天任務 Inspiration 4 也將開啟。與 Crew-1 不同的是,參與 Inspiration 4 任務的將是四位“素人”——因此,這將是史上首個全民太空任務(The First All-CivilianMission To Space)。
究竟是哪四位“普通人”實現瞭絕大多數人不能實現的航天夢,美東時間 2021 年 3 月 30 日上午 10 點,Inspiration 4 官方通過一場直播正式公佈瞭答案。
人類太空飛行新時代開啟
Inspiration 4 任務計劃最早 2021 年 9 月 15 日啟動。
根據計劃,Inspiration 4 的起點是佛羅裡達州 NASA 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射臺,乘客們將在近地軌道上進行為期幾天的旅行,開啟人類太空飛行和探索的新時代。
Inspiration 4 選擇乘客,基於這樣四個標準:領導力、希望、慷慨、繁榮。
該任務首先確定的是代表「領導力」的乘客 Jared Isaacman,他也是這一任務的指揮人。
現年 38 歲、身價億萬的 Jared Isaacman 是美國集成付款處理和技術解決方案服務商 Shift4 Payments 的創始人 & CEO。
1999 年,16 歲的 Jared Isaacman 在自傢的地下室創辦瞭 Shift4 Payments 公司,目前該公司已有超過 1200 名員工,他也被認為是行業中最有影響力的商業領袖之一。
此外他的身份還有慈善傢、飛行員、冒險傢等等。
作為一名出色的商用、軍用噴氣式飛機飛行員,Jared Isaacman 保持著幾項世界紀錄,包括在 2008、2009 年完成瞭兩次環球飛行,也參與過 100 多場航展演出,為許願基金會(Make-a-Wish Foundation)籌集資金,也帶來瞭知名度。
2011 年, Jared Isaacman 聯合創立瞭專為美國武裝部隊訓練飛行員的世界最大私人空軍 Draken International。
2021 年 2 月底,Inspiration 4 公佈瞭代表「希望」的乘客 Hayley Arceneaux。
Hayley Arceneaux 在 10 歲那年被確診患有骨癌。此後,她的傢人向位於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市的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尋求治療和護理,經歷瞭化療和保肢手術的 Hayley Arceneaux 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2014 年,Hayley Arceneaux 獲得瞭西班牙語學士學位,2016 年獲醫生助理(PA)學位,現在在聖猶大醫院工作,是一名治療白血病和淋巴瘤兒童患者的助理醫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29 歲的她將成為史上首個攜帶假體進入太空的人。
在 3 月 30 日的直播中,Inspiration 4 正式公佈瞭另外兩名乘客:代表「慷慨」的 Chris Sembroski 和代表「繁榮」的 Sian Proctor。
大學科學教授 Chris Sembroski 從小就對外太空有一種天生的好奇心,高中時在屋頂眺望星空,大學裡發射高功率模型火箭、加入 ProSpace 組織,旨在推動華盛頓特區開放太空旅行立法,曾獲專業航空學學士學位。
他曾在美國空軍服役,維護“民兵 3”(Minuteman III)型洲際彈道導彈,於 2007 年退役。作為美國太空夏令營的顧問,他進行瞭多次模擬航天飛機任務,支持著以 STEM 為基礎的教育,旨在激勵年輕人探索相關基礎科學領域,並找到他們自己的擅長方向。
而 Sian Proctor 博士則是一位地球科學傢、探險傢和科學傳播專傢,對太空探索有著終身的熱情,她的父親曾於阿波羅任務期間,在 NASA 跟蹤站工作。
她的座右銘是 Space2inspire,她鼓勵人們利用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和熱情來激勵他人,希望通過自身力量創建一個 J.E.D.I. 空間,即一個公正、公平、多樣、包容全人類的空間。
她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南山社區學院(South Mountain Community College)擔任地球科學教授 20 多年,目前被調為馬裡科帕社區學院區(Maricopa Community College District)開放教育資源協調員,曾獲環境科學學士學位、地質學碩士學位和科學教育博士學位。
此次,Sian Proctor 將擔任副駕駛,Chris Sembroski 則擔任任務專傢。
登上太空,還需幾步?
確定瞭乘客名單後,SpaceX 方面也對龍飛船進行瞭一系列的改進。
參與此次任務的 SpaceX 龍飛船一次能夠運載 7 名乘客往返於地球軌道甚至更遠的地方,高 8.1 米、直徑 4 米、艙內容積 9.3 m³、發射有效載荷 6000 公斤、返回有效載荷 3000 公斤。目前,龍飛船是唯一能夠將大量貨物運返地球的航天器。
而關於龍飛船最新的消息是:由於此次無需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飛船頂部將增加一個玻璃圓頂,取代原來位於頭部位置的對接適配器,以便讓乘客可以 360 度觀賞宇宙。
玻璃圓頂似乎是一塊一體化的玻璃,並沒有分割窗戶視野的支撐結構。待龍飛船安全進入軌道,對艙門起保護作用的空氣動力學外殼就會砰地打開,露出玻璃圓頂。
飛船將在 335 英裡(約 539 千米)的高度繞地飛行,將比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 80 英裡(約 129 千米)。
這項任務預計在下半年實現,那麼“素人乘客們”目前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呢?
此前《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志曾做過一次科普——“素人”要實現商業航天夢,一般需要以下幾步。
用一個天文數字換一張船票。
順利通過體檢。
通過模擬失重飛行、模擬太空日常生活等步驟習慣太空環境。
做緊急演習,畢竟太空中可能會出現不少突發狀況。
經過培訓,真正瞭解去太空要做什麼。
對發射日的流程進行演練。
不過,關於如何上太空,Inspiration 4 已經給出瞭一個或許是最為關鍵的答案:隻需要一份勇氣、一個夢想和一位 38 歲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