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21 Thu 2021 10:47
氣候變暖或改變東西半球熱帶雨林區位
- Jan 21 Thu 2021 10:47
歐盟主席:歐洲與拜登政府在大科技公司監管問題上意見一致
科技監管一直是歐洲官員的優先處理事項,近期國會大廈騷亂以及推特、臉書等科技公司隨後的應對行動更是加重瞭人們對大科技公司的疑慮。一些立法者認為這些公司應被視為出版商而不是科技公司——這意味著它們需要對其平臺上的內容承擔更多責任。
- Jan 21 Thu 2021 10:46
AI技術加持的實用工具箱 阿裡“釘釘”還有哪些隱藏屬性?
- Jan 21 Thu 2021 10:45
新冠病毒引起的嗅覺和味覺失靈是怎麼回事?
原文作者:Michael Marshall
近一年後,一些人還是沒有恢復這些感覺,而對於已經恢復的一部分人來說,他們聞到的氣味發生瞭變化:本來好聞的氣味變得難聞瞭。對於這種或將長期存在的衰弱性現象,《自然》回答瞭其背後的科學問題。
- Jan 21 Thu 2021 10:45
谷歌即將發佈第四季度財報,谷歌雲業務再次迎來蓬勃發展
現在,就在疫情發生的一年之後,谷歌雲(Google Cloud)的員工表示,盡管他們還是沒有回到辦公室,但一切都已接近正常。谷歌雲計算部門在上一季度實現瞭34億美元的業務營收。隨著企業紛紛走向數字化轉型,市場對雲服務的需求大幅增加,谷歌及其競爭對手從中受益匪淺。谷歌雲拒絕對此置評。
- Jan 21 Thu 2021 10:45
寒武紀首顆AI訓練芯片量產,采用臺積電7nm工藝
- Jan 21 Thu 2021 10:45
Twitch已“無限期”禁止特朗普使用平臺服務
- Jan 21 Thu 2021 10:45
Gabe Newell透露Valve有多款遊戲正在開發中
- Jan 21 Thu 2021 10:45
揭秘烏克蘭代孕市場:“代孕媽媽”一次賺取18000-25000美元
- Jan 21 Thu 2021 10:44
新冠流調信息泄露頻發:涉多個環節,可能隻因一次粗心轉發
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從目前公開的案例來看,流調報告泄露源頭多樣,涉及多個環節,包括醫院工作人員、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航空安保員工以及經手流調報告的工作人員等,不經意之間都可能成為泄漏者,他們在獲取流調信息後,轉發給個人或群聊,相關信息依托社交媒體迅速傳播,部分患者甚至因此遭到網絡暴力。
專傢分析認為,防范和治理個人隱私泄露及其誘發的網絡暴力事件,仍然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政府部門應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和標準操作流程,避免個人信息過度采集、過多披露和導致泄露;應加大對信息泄露人員和網絡暴力施加者的查處和追責,使其不敢越雷池一步。